內容摘要:11月10日,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五屆學術大會學術聚焦專場在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聚焦“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開展學術研討,交流最新成果。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馬克思主義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11月11日電 (記者吳楠)11月10日,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五屆學術大會學術聚焦專場在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聚焦“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開展學術研討,交流最新成果。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斗爭的百年奮斗史,也是紅色血脈代代相傳的革命發展史。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表示,紅色血脈是百年黨史沉淀的精神瑰寶,是最無價的精神豐碑;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表示,社科理論工作者要重點研究闡釋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意義、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大力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要廣泛宣傳黨在不同發展時期的艱辛努力和偉大成就,以光榮傳統和紅色血脈助力和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深入研究網絡傳播環境下黨史知識和紅色文化社會普及、大眾接受的規律特點,使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成為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開展黨員干部教育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
100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原副主任趙一心表示,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基因和思想特質。作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精神氣質深深影響和鑄造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精神氣質,保證了黨和人民在過去的100年中,克服重重困難和挑戰,贏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他提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要以史為鑒,認識偉大建黨精神的深遠意義和巨大力量;要開創未來,把“九個必須”的要求落到實處。
“賡續紅色血脈不僅要傳承革命精神,而且要研究、提煉、傳承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或領導方法,讓它在新時代發揮更好的作用?!敝袊芾砜茖W學會副會長李凱城提出,要以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思想為主,博采眾長,汲取各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而構建中國管理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吸引更多學者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思想,進一步完善其理論框架;要促進更多管理者自覺運用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思想,并在實踐中不斷創造新的經驗,為學者研究提供新的素材;要推動中國共產黨管理思想走進高校,形成專業;中國學者要努力走向國際舞臺,向世界各國介紹中國共產黨的管理思想。